在確定要執行斷食120小時的行程後,我最擔心的不是身體飢餓的痛苦,而是身體指數的安全,看過柏格醫生的建議以及國內瘦身名醫宋晏仁醫師、健身網紅蓋伊、DoDoMan等人的斷食影片,讓我起心動念想要更準確紀錄這幾天身體回饋的變化,以剛剛說的影片這三位測試的內容來說,蓋伊比較偏向INBODY的檢測,酮體的數據是使用尿酮試紙以顏色來檢視,有效果但是難以準確紀錄,DoDoMan有利用血酮機測量每日血酮的含量,而宋醫師更準確的紀錄血酮及血糖,過程中在第75小時甚至喝綠茶、檸檬茶跟可可茶這些傳說中斷食期間可以喝的飲品,結果就是依然會提升血糖並且降低血酮的數值!但是提升幅度微量並不影響斷食的進度,為求精準所以我也入手了「福爾旗艦6合1測試系統FORA MD6」,大樹藥局的禮盒包,內含血糖試片50片、血酮試片10片,因為我需要測量尿酸,另外訂一盒尿酸試片25片(600元),明天(11/30)下午兩點就開始我的斷食計畫,其實心中的期待更大於排斥,很喜歡DoDoMan在扎針的時候說的一句話,平常就會怕打針的他從沒有想過會自己動手在自己手指扎針取血,第一次很掙扎、抗拒,克服心魔後第二次雖然還是痛苦但是稍微可以接受,在第三次甚至最後一次的扎針雖然還是會有不舒服的感覺,但是也比較能夠接受了,「扎針」對他來說就是跳出舒適圈的形容,接續的跳出舒適圈讓自己習慣接受挑戰就是「擴大舒適圈」,人人其實都可以挑戰斷食,這很明顯的就是悖離正常人對於用餐的的習性,但是回歸祖先的飲食型態也是屬於常態斷食的環境,基於商業考量才會出現人要吃三餐的飲食模式,已經有多項的數據顯示斷食對人體是有益處的,那為什麼人還是無法克制著自己的食慾去停止進食,總是再用餐時間快到的時候透過身體賀爾蒙的反應提醒自己肚子餓該吃飯了,這就是我們人生的舒適圈,其中有夾帶著傳統長輩的觀念,時不時碰面就會問「呷霸尾」,民以食為天沒有錯,但是未來透過斷食的模式可以讓自己僅有的每日一餐或兩餐可以吃得更好,更營養也更豐富
開箱後裡面有保證卡、說明書、紀錄小手冊(藍色那本)、操作手冊、尼龍材質套
實機拿在手上覺得很小巧,攜帶方便
隨機附贈針筆,讓取血變得更沒有壓力
血糖試片外盒,形狀跟血糖還有尿酸試紙盒不同,內含50片
血酮試片,只有10片,網路商城賣一盒要560元,也就是驗一次的成本要56元
尿酸試片,有25片,大樹藥局賣一盒600元,也就是驗一次的成本要24元
採血針是附在試紙裡面
試紙尚未開封的模樣(採血時再拍內部)
健人蓋伊的斷食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3ooRLMIxE
宋晏仁醫師斷食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vKkTwEceEo&t=3s
DoDoMan 斷食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oEk9VmwU0g
宋晏仁醫師
斷食29小時
血糖97血酮1.6
斷食53小時(飢餓感出現)
血糖70 / 血酮4.6
斷食75小時(喝檸檬茶、可可茶)
血糖91 / 血酮3.2
斷食88小時(漸入佳境)
斷食120小時
血糖66 / 血酮6.8
=====
DoDoMan
斷食32小時
血酮2.3
斷食58小時
血酮4.9
斷食83小時
血酮6.5
斷食100小時
血酮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