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3年的最後一天,臉書好友許多回顧這年豐功偉業或是經歷都會像是在交代事情般的彈出,也會在這些內容裡看看是不是有跟自己相關的內容,曾經我也很熱衷這樣的分享與紀錄,但是現在看起來反而會覺得這有點像是沒有好好運用時間的行為,因為PO文發布後會把超過六成的注意力放在手機上留意是不是有新的按讚、新的留言,該何時回覆、如何回覆?如何互動....這些內容的往來坦白說就像是在交代事情,讓自己的好友圈更進一步知道最新狀態跟提醒你漏了我這年什麼活動的參與,這是很花時間跟專注力的,除了花時間之外,會讓自己在做其他事情的事後也更容易分心!至於實際獲得什麼好處呢?嚴格說起來還真的沒有,除非這些流量高到可以帶來獲利或是其他有價值的關注,如果是以此為業又另當別論了,但是目前我自己個人的臉書完全不想做任何的發文,頂多就是潛水觀察別人的動態,或是利用臉書社團來達成自己想要學習或是商業行為的目的而已;2023年因為土地專法的修法通過,讓二房東事業喊停,也讓未來的方向做調整,最值得書寫的就是體重從破百公斤恢復到近二十年來的新低,透過熱量赤字、生酮飲食、斷食的模式(168/186/204)甚至完成斷食五日的挑戰,最讓自己感動的還是終於跳脫舒適圈去面對未來人生新里程碑,坦白說我的離職訊息給單位同事帶來許多震撼,搭配我生日當天傳送這個轉換跑道消息真的讓很多人驚訝,就像顆炸彈在心中爆裂,隨著炸彈波引起數圈漣漪向外擴散,在群組發出這篇我精心編撰的內容之後,過了八個小時才有同事陸續回覆,可能沒有人想過在舒適圈離開後會遇到什麼樣的挑戰吧?或許有想過但是想像跟實際執行的距離因人而異,大多數的人肯定都想過「我未來想要做什麼」,可是實際要做規劃或是更精準的準備時又會因為內心的恐懼而作罷,對於將來的未知會讓人不想改變,我投出的這顆震撼彈相信不只在LINE群組炸裂,也在每個人內心深處引爆某種程度的渴望
「如果他可以,我是不是也可以?」
雖然對於未來的職場有很多很多要學習的地方,我也做好心理準備給自己打預防針,未來這一年會很少休假、很多體力支出、很多技術要學、很多證照要考!但是過了這年之後我肯定會是成長最多的那位,抱持著這樣的心態我就能毫無保留的衝刺,我會在每次學到新技術的當下獲得更多的多巴安,學習的過程越痛苦,多巴安的回饋就會越開心,新旅程我來了,2024也請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