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教練的養成之道 讀書心得

看書名就知道這本書的作者肯定也是為教練,沒錯!他是布蘭登.李瑞克(Brendon Rearick),不但是有良心的教練,同時也是企業家,專業的領域當然就不用多說了,這本書歸納成105條的教則,過程中用很淺顯易懂的方式來引導你如何成為一位「專業又nice的教練」,書裡談到很多的內容即便是未來我沒有想要朝健身教練領域發展自己本身也覺得很受用,本書也是兒子在圖書館借的,有還書的期限,但是會讓我想要買一本當作工具書來運用,翻閱過程中如果你是沒有運動或是重量訓練習慣的人可能會看得有點吃力,因為會提到很多「動作」、「課表制定」、「身體肌群名稱」...等專有名詞,當然他還是會在某些名詞或是動作上用更白話的內容描述,讓剛入門的小白也可以逐步上手,以我本身就有在重訓的視角去翻閱,閱讀過程中會同步在腦海裡出現筆者所要說的動作畫面,像是高腳杯深蹲、後腳抬高分腿蹲、過頭上推...有畫面就會思考自己的動作是不是跟書上描述的相同;通常我們比較在意的都是「肌力」的保留或是鍛鍊,但是很少提到「爆發力」的訓練,原來在過了我四十歲這個年紀之後,每10年肌力會流失10%,爆發力則是17%,也就是我在70歲的時候肌力會流失30%,爆發力則是會流失51%的誇張數據,當然還是可以活動,但是已經可以想像路邊隨處可見長輩辛苦行動的樣子,即便持續在做有氧運動(長跑或是長泳)的老人也必須面對肌少症的問題,肌力可以透過重量訓練來增加或是維持,而爆發力可以經由功能性訓練來加強,筆者有推出自己的線上課程,在臺灣區也有相關認證課程,是由社團法人台灣運動保健協會所舉辦的證照班,因為我人在台中,有關「功能性訓練指導認證課程」要安排到明年(2024)的5/11、5/12兩天,費用9000元(三人同行8100元),課程完畢後如果測驗合格就會發放證照(國家肌力與體適能委員會核定認證學分數 6 CEUs),原本我都是依照自己的重量訓練課表來鍛鍊各部位肌群,分成胸、肩、腿、背、臂,雖然是可以練到肌肉有型,「看起來」似乎很健康,但是你要我直接下籃球場鬥牛來個幾回,坦白說我是沒有自信的,除了太久沒有碰球之外,最重要的是爆發力跟肌肉的協調性不足,最怕的還是「受傷」,但是透過功能性的訓練之後似乎可以讓自己在喜愛的運動更有成效,會用「似乎」這個形容詞是因為我沒有接觸過功能性訓練的領域,筆者也介紹《功能性訓練解剖全書》作者: 凱文・卡爾,所著作的這本書,更有種工具書的感覺,因為看完這本書讓我最有收穫的是認識“功能性訓練”,明年五月也會考慮參加協會所舉辦的功能性訓練指導認證課程 - 功能性訓練專家 (Functional Training Specialist, FTS),最主要是讓自己更清楚練的正確與安全,畢竟自己練跟透過專人指導調整過後持續以正確的動作穩定前進會更有幫助,書中提到折信用卡的例子很生動,一次、兩次折信用卡會出現痕跡,看著它斷裂只是時間的問題,就像原本想要讓自己變得更健康的初衷,因為動作或是觀念錯誤,不練還好,越練越接近受傷就失去意義了,未來不管買書《功能性訓練解剖全書》或是上完相關證照課程也會分享過程,有興趣健身的朋友真的都可以先翻翻這本書來檢視一下自己的動作跟觀念~

功能性訓練全書.jpeg

《功能性訓練解剖全書》作者: 凱文・卡爾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N6158 的頭像
    TN6158

    創業鳥事

    TN61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