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工的人 讀書心得

 

這本書《做工的人》是在某次上勞動部的課程中看到老師播放投影片裡的片段,是位水泥工在鋪紅磚上的水泥的畫面,亮紅色的磚牆跟他身上的藍色呈現相烈對比突然在腦海裡浮現出這本書,《做工的人》後來被翻拍成電視劇,甚至搬上大螢幕,先不要說影片內容,光是動力火車的電影配樂就不知道感動多少人的眼淚,我雖然聽過旋律但是沒有看過電視劇跟電影,但是從書中的字裡行間卻感動了好幾回,作者林靖亞(筆名 林立青)用第一人稱的視角詮釋了這群底層勞工的辛酸還有無力回天對於現況的無奈,原本我想在未來針對「裝修工」的尊嚴來獲得認同為出發點經營事業,因為現在的水電、木工、泥做的確面臨巨大的斷層!想說看完這本書之後對於我不曾接觸過的藍領工人領域會有皮毛的瞭解,殊不知看完之後對於內心產生巨大的衝擊!我所認知的人員培訓是有系統的訓練員工,讓這一張白紙可以在這個系統化的模組能夠完成公司所承接的案件,如同劉潤說的一流的人才留不住,要創造製造公司所需的人才模組,任誰擺在這個模組裡,他可以按步朔型成我們希望變成的那個樣子,但是針對書中的勞工要這樣做幾乎是不可能的模式,除了以日計酬的勞工薪資(有做就有,沒做就餓肚子)跟人員的不穩定性,沒有合約的約束只能依靠勞工本身的需求(大多是沒有退路的經濟問題)或是人情債,這樣的不確定性太高了,也證明這個現場管理者的情商要非常高才有辦法做好「管理」的角色;另一方面書中提到的工程大多是以建設大型公家案件或是建商的案場為主,所以需要的板模工、電焊工....對於我未來著墨的室內裝修領域比較沒有直接關係,會比較有相關性的工種以木工、水電、泥作等類比較有機會,我很喜歡書中內篇章「隔閡 」的描述方式,文字間就帶出數據來支撐工種的成本跟師傅口中的工法是屬於哪一種類型,這是經驗累積的呈現,也是寶貴的數據,這些老師傅或是老闆口中閒聊的數字其實都透露著商業訊息,雖然市場的成本、材料、人力會有浮動,這也是公司經營者需要注意的地方,筆者林靖亞在書中罵政府迂腐、批評公務員沒效率、公權力的霸道!除了抒發底層如同活火山爆發的能量,現實生活中他還成立「友洗社創有限公司」(統編90623555),抱持著與其期待別人,不如自己跳下來做的態度,公司主要以街友為徵員對象,讓這些被社會貼標籤的人得到更多機會用清洗的方式洗刷自己身上的標籤,真的是很讓人激賞跟感動的作為,果然人如書中的溫暖,希望未來我也可以呈現這樣的能量照顧更多人

做工的人 讀書心得

照片取自今周刊文章

友洗社創創辦人林立青 活出窮人的信仰 洗去歧視與標籤,讓邊緣人賺個清白的未來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N6158 的頭像
    TN6158

    創業鳥事

    TN61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